藏品欣赏
范曾题“坦博艺
冯其庸题“坦博
冯其庸题“坦博
黄苗子题“坦博
艺术家
墨客
蒋山青
崔自默
雒三桂
刘墨
白敬周
李英保
马克
范澎
徽州古建筑
新闻资讯
白十源的徽派之家
    站在西四环的四季青桥边,无需远望,便可清晰辨认出香山和八大处公园。在这里,有一座特殊的医院,里面只收治了一位“病人”。

    和一般的医院一样,一踏进这里,你就能闻到浓重的气味。但它不是来自福尔马林,而是扑鼻的香樟木味儿,并且它已经在空中散发了400多年。里面惟一的病人来自古徽州地区,是一座明代万历年间建成的驸马家族的祠堂。上世纪八十年代末,由于需要兴建新房,许多徽派老建筑都面临整体拆除,这间老屋也不例外。北京收藏家白十源怜惜它,就把它整个买下来了。“文物最重要的是其完整性,散的没太大用,再说当时整体买的价格和零散买差不多。”白十源解释。

    2007年开始,白十源为“病人”量身打造了这个医院,也就是坦博北京艺术中心。2008年初,工人们把这个从安徽运来的祠堂重新组装好,让他住在了大玻璃棚里。进入祠堂,有粉墙青瓦、曲径回廊,阳光还可以微微透过玻璃顶棚,散落到天井中来。祠堂两侧的小房子上,有二十四块雕花门板,雕的是“二十四孝”的故事。由于是驸马家,这里处处强调女方的尊贵,所以凤就会出现在整栋建筑的显要位置。

    这样的“病人”还很多。白十源一共收治了200多个,包括祠堂、官厅、戏楼、书院、宰相府、大夫第、牌坊、亭阁、门楼等。除了这座大祠堂,白十源还在中国国家画院复建了一座门罩和一个戏台。他介绍,自己藏的最大的一座祠堂,光是走廊就有100多米长。

    从上世纪80年代末到2000年初,白十源用了十来年时间收集徽派古建筑,看过的老房不下千套,足迹踏遍古徽州地区(今安徽省黄山市、宣城市绩溪县、江西省婺源县)以及泛徽州地区(浙江淳安、江西浮梁)。这些建筑当时大多被拆散了卖,卖不掉的则直接被当成垃圾扔掉。“古徽州每个村落里至少有一个祠堂,多的有十几个,这些年保留下来的祠堂却只剩不到一成。”

    与此同时,越来越多的人也认识到了徽派建筑的价值。来自安徽黄山市的清朝康熙年代祠堂“荫余堂”,同样也面临拆建的命运,也是被一位有心人发现,于1997年移建至美国,当时的价格约1500万元。而到2003年,它落地美国马萨诸塞州塞冷镇碧波地博物馆,美国的新主人共为其支付了1.25亿美元。实际上,在中国的人居建筑文化当中,只有安徽的西递和宏村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,两个小小的古村落每年创造的旅游收入竟达数亿元。“值得欣喜的是,随着经济的发展,现在当地对古建筑的保护越来越重视了。”白十源说,在安徽、江西等地区,复建徽式建筑已经变成一种产业。

    白十源对于徽派建筑的保护作了一个“50年规划”。从收第一座老房开始,如今刚好过了20年。“就像治病救人一样,我们先把他们抢救过来,然后再慢慢去帮他们修复,最后是帮他们焕发活力。”在未来30年内,白十源希望在全世界复建十个安徽古村落,让人们切身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和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。

    最近,白十源已经向海淀区申请建设一个占地50亩的徽派古建筑村落博物馆,其中包括祠堂、书院、民居、广场等。海淀区的有识之士认为,文化已变成了海淀区发展的短板,缺乏为大量高知阶层所提供的文化消费场所,而这个古村落的目标,就是向恭王府、雍和宫、颐和园看齐。白十源介绍,坦博艺苑已经培养锻炼出了一批能建设、修缮徽派古建筑的技术队伍,近年来在北京、安徽、上海、山东等地相继完成复原了一些独体的徽州古建筑,而徽式建筑的建筑结构也很适合拆解,因为全部都是实木的榫卯结构。不过,“修的费用是买的三倍。修一套房子平均要花一年半,大房子甚至要三年。”

    费这么大劲儿,白十源想弘扬的,无非是徽派建筑中所透露出的传统文化精髓。“徽派建筑是徽文化的外在表现和集大成者。宋以后的徽文化则是接纳并发展了中原文化。”在东西方文明不断交融的大局面下,白十源希望用复建古建筑的方式来促进东方文明的传播。“这种方式有实实在在的载体,毕竟徽派老建筑中每一个雕刻都蕴含着一个经典的传统故事。”如果说孔子学院是阳春白雪,那么徽派建筑就是雅俗共赏;如果说历史上的徽文化是由读书人做官后再回报家乡,由上而下地推广和弘扬的,那么如今的徽文化推广则是从民间开始的,普通人都可以体会和接触的。

    可以预测,将来还会有更多的“病人”住进白十源修建的“医院”。更重要的是,当他们出院时,将焕发出中华文明自古以来就有的巨大活力。

来源:北京日报

   

自墨文化网  |  中国书画协会  |  日月腾飞艺术网
版权所有:坦博艺苑    京公网安备:110108006742    技术支持瑞恒网络京ICP备18042463号-1
公司地址:北京市海淀区杏石口路30号  电话:010-88459219  E-mail:tempocn@163.com